中班科学小知识游戏目标
创始人
2025-01-20 18:15:43
0

一、中班五大领域的目标和内容有哪些

一、健康领域

1、环保意识的培养,不乱扔果皮,不随地吐痰。

2、认识各种常见的食物(奶类、豆类、蛋类、鱼肉类、蔬菜类、水果类),养成均衡膳食的好习惯。

3、会整理衣服、玩具,按顺序穿脱衣裤,会叠被子。

4、正握刷牙的方法。

5、知道行走、沐浴等日常生活的基本安全常识。

6、了解关节、皮肤、骨骼的关系与作用,知道保护自己的方法。

7、能自如地进行走、跑、跳、投、平衡等。

8、体验游戏的快乐,养成勇敢、不怕困难的品质。

二、社会领域

1、关心周围的伙伴及成人,理解他们的需要和情感,会同情、关心和帮助他人。

2、了解周围的社会机构、交通设施,风景名胜。

3、与同伴及成人的交往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4、能自己事情自己做,培养爱劳动的情感,帮助班级、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

5、能正确评价自己和同伴,鼓励幼儿敢于承认错误,改正缺点。

三、语言领域

1、能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不插话。

2、能积极倾听别人的讲述内容,发现异同,从中学习好的讲述方式。

3、欣赏不同的文学作品,能按顺序讲述图片和情景内容,尝试仿编、续编一个情节或一个画面。

4、了解汉字的由来。

四、科学领域

1、认识7—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会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感知10以内相邻两数的关系。

3、认识梯形和椭圆形。

4、能按粗细、高矮等进行7以内的正逆排序。

5、认识几种常见的动植物(蚯蚓、蜗牛、骆驼等)。

6、知道四季和自然现象(下雨、下雪、空气)。

7、知道元宵节、三八节、五一节、六一节。

8、知道自己国家的全称。

9、知道用简单的工具(绳子、棍子等非正式测量工具)。

五、艺术领域

1、知道12种颜色,初步布置画面。

2、学习按中心线折双正方形、双三角形。

3、学会在歌唱过程中等待,正确表现歌曲的前奏、间奏、尾奏、接唱,对唱。

4、能在一定时间内注意力比较集中地倾听、欣赏音乐、舞蹈作品。

相关内容: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儿童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健康目标:

1、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2、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替代,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

3、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

4、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二、幼儿园科学活动目标怎么写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具体表现为:

1.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地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3.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4.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三、3—6岁儿童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目标是什么

3—6岁儿童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目标

3—6岁儿童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目标,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下面介绍了3—6岁儿童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目标。

3—6岁儿童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目标1

科学领域的目标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客观事物广泛而稳定的兴趣、主动探索的精神,使他们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掌握初步的探究方法,在探究中获得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幼儿园各年龄班的幼儿由于年龄不同,目标侧重点也不相同。

1、小班

侧重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及其变化的敏感,对简单实验操作的兴趣。让幼儿学会报告新发现,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和玩具操作,初步感受自己的操作行为与材料、玩具变化的关系,在互动中激发幼儿持续操作的兴趣。

2、中班

侧重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和初步的实验操作能力,让幼儿能够根据猜测的指向,关注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细致观察,初步控制自变量。可用建立小问号信箱的方式,引导幼儿多提问题。还可按照“猜测—实验—交流”的程序开展科学小实验和简单的玩具小制作,让幼儿发现和记录自变量和因变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尝试去描述实验、制作的过程和解释实验的结果。

3、大班

侧重培养幼儿初步的实验设计能力,让幼儿能按照猜测和设计(试一试、怎么试)操作实验工具和材料,获得并记录实验结果,能较合理地解释实验结果;能运用已知的科学原理解释周围生活中的部分现象,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原理和生活中的简单材料在教师或图示的引导下进行科技小制作,并能在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科学领域教育建议的解读

教师和家长应当成为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为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服务。为此,必须了解幼儿的学习规律和特点(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为幼儿的学习创设持续互动的环境,设计出便于幼儿探索、体验、分享的学习过程。

1、应熟悉领域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熟悉幼儿操作和观察的要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对策略。选择的观察对象特征要突出,结构性要强。要创设相应的环境,准备相应的材料,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2、应关注幼儿活动中的状态,鼓励幼儿积极地提出问题、参与活动、设计观察和实验的步骤及记录方法,鼓励幼儿大胆展示自己的发现及过程,展示自己的多种作品,与同伴分享成功的喜悦;提问应有针对性,并以适当的追问引发思考和进一步的观察、实验和操作改进;适时引发幼儿的讨论和争论;依据幼儿的观察经验和语言表达方式,适当地进行总结和提升;注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多用“你能行”“让我们一起试试”“你想用什么办法”“你说呢”等鼓励性、启发性的语言,给幼儿营造出积极鼓励的环境氛围,从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幼儿在直接观察、亲自操作的科学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建构经验。

3、应启发幼儿将获得的科学知识与周围的生活现象建立联系,寻找和解释生活中的类似现象;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科学经验和技术手段解决问题,设计相应的游戏和探索区角,使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得以不断延续。

4、应创设能激发幼儿探究学习的环境,支持幼儿自发的科学探索活动。选择幼儿身边看得到、摸得着、感兴趣的事物,在各班的教室内设置科技区角,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准备大量的材料,供他们观察、操作,并不断充实和更换材料。环境氛围应具有安全感,投放的材料应当安全、卫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游戏中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

5、应指导幼儿尝试使用归纳法、对比法、分类法、综合法等整理自己的经验。启发幼儿将操作过的材料、观察到的现象按其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归纳,总结出规律,让学习的过程同时成为思维训练的过程。

幼儿科学领域的学习内容

内容是学习和发展的重要载体。科学领域学习的内容应当是幼儿熟悉的生活及其中的事物,以便幼儿将对科学的认识与自身的亲身经历相联系,对日常生活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并通过活动进一步拓展,从而扩充经验、加强理解。依据《指南》精神,我们科学领域教育内容的选择应当注重以下内容:

1、生活化

关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与幼儿的生活、游戏密切联系,又围绕生活环境的变化展开,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材料。

2、表现性和展示性

幼儿的科学探索和制作过程应以墙饰、记录表、口头作文等方式进行展示,以帮助幼儿表述、反思、交流(包括面向家长、社会的展示交流)。

3、可操作性

实验的选择、科技小制作的设计、制作材料和工具的选择,也应立足于幼儿的操作能力水平,确保每次制作活动都能成功。

4、可体验性

活动的设计应注重幼儿对实验、制作活动的成功体验,对过程和方法的体验,对趣味和获得的乐趣的体验。

科学领域学习与发展的评价

幼儿科学学习的评价必须关注探究的兴趣、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能力,以及活动是否在探究的情境中进行,应通过观察幼儿在真实情境和模拟情境中的问题意识、表达能力、操作水平和专注程度来评价幼儿的发展,进而关注学习品质的学习和发展。

1、关注幼儿的自主学习

贯彻由“教会”到“学会”的活动设计理念,关注幼儿自主的选择和学习过程,关注幼儿对学习方法的体验和感悟。更多地采用间接的指导方式:更多地创设有一定教育意图的活动资源环境,间接地影响幼儿的行为;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让幼儿通过操作去发现、学习、交流;适时介入活动过程,指导幼儿观察、操作和记录,帮助幼儿总结所获得的活动经验。

2、关注幼儿学习方式的变革

应变结论性学习为过程性学习,让幼儿亲历科学家和发明家发现科学知识的过程和运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做”是幼儿获取程序性知识的过程,同样是幼儿的学习。在“做”中,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学习了科学的方法和技能,学会选择材料、正确使用工具、把任务分解成为一系列更易处理的子任务、适当地安排程序与步骤,从而使自己的元认知水平得到提高。

3、对幼儿学习与发展评价的关注重点

(1)幼儿是否形成科学技术能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初步印象,能否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关心科学、好奇、好问、乐于尝试等积极情感是否受到激发。(2)幼儿是否掌握初步的科学方法,如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动手操作和做实验的能力;是否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收集信息、交流信息和展示信息的方法。(3)幼儿是否养成科学的生活、学习习惯;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大胆提出问题;能否运用通用材料和常见物品,通过拆拆、装装、拼拼、搭搭,对自己拆散的物品进行重新组合。

3—6岁儿童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目标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内容

(一)目标

1、对环境中的事物和现象感兴趣,好奇、好问、有强烈的求知欲;

2、亲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生活环境,珍惜自然资源;

3、学习运用感官及工具,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4、学习运用各种科学探究的方法,累积学习的经验,尝试解决问题,

5、能从生活和游戏中体验科学的趣味和重要性,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崇敬科学家

6、对信息敏感,有一定的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二)能容与要求

1、引发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

2、利用当地资源特色,提供实践的机会,引导幼儿园了解动物,植物,认识人与动物、植物等自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3、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实验,运用多种感官,探索各种常见自然现象的特性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帮助幼儿运用观察、推测验证、发表等初步科学探究的方法,概括自豪的经验和处理收集到的信息,尝试解决问题,并能与6他人交流和分享;

5、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

6、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7、结合生活和游戏情境,引导幼儿感知、理解事物的数量关系,对具体的事物按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和排序,并学习用简单的符号、图表等形式表达事物数量及时空关系;

8、在游戏中提供特定的操作材料,帮助幼儿初步理解和判断事物之间的因果、包含、等量、互补、传递、互换以及时间、空间等简单的逻辑关系,并尝试运用平衡、垂直、角度、量度等科学原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指导要点

1、科学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来进行,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和现象,运用初浅的数学、物理等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用科学的方法概括和表达在生活和活动中获得的经验;

2、教师要创设一个鼓励幼儿探索、尝试、发现、讨论和运用科学知识经验的环境,提供丰富的科学活动材料和多种情景,重视幼儿在操作中主动地体验、理解和认识,重视活动中的互动与交流;

3、科学学习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应允许幼儿尝试失败和错误,鼓励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培养幼儿坚忍不拔的精神;

4、幼儿的科学学习存在着个体差异,奇偶数要为幼儿提供适应各种能力的多种操作材料和活动,并给予适宜的指导;

5、开展灵活多样的科学活动,在游戏、主题探究等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

6、应保证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各种科学活动,注重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是幼儿动手动脑,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7、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应该结合当地实际,以本地的动植物,地理地貌、季节气候、科学技术等为主要探索对像,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扩展幼儿的认识范围。

3—6岁儿童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目标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方面主要包括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

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科学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在感知具体事物基础上初步尝试归类、排序、概括、抽象,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幼儿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的掌握而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

扩展资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原则:

1、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2、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3、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手游变态版本平台下载 一、手游变态版网站下载地址下载地址:类型:安卓游戏-卡牌策略版本:机甲战姬游戏v1.0.8大小:22...
变态手游折扣盒子下载 一、十大折扣手游平台排行榜十大折扣手游平台排行榜如下:1、咪噜手游盒子一款手机必备的游戏盒子,独家礼...
趣味知识游戏赛 一、关于知识的竞赛的名称1.国语知识小竞赛 2.微博知识小竞赛国语知识小竞赛 1.知识竞赛口号有哪些...
安卓游戏开发需要学什么专业知识 一、学手机游戏开发需要学什么1、首先要有Java基础安卓是基于Java的,所以想要从事android...
手游变态服怎么样 一、十大变态手游十大变态手游为:《迷室:往逝》、《纪念碑谷2》、《匠木》、《脑洞大师》、《迷雾之夏》...
手游变态版盒 一、十大变态手游盒子变态手游盒子是一类拥有无限钻石、元宝、GM游戏特权、满v、变态版、破解版的游戏下...
lol手游变态出装 一、手机游戏盒子哪个好求推荐。1、4399盒子,4399游戏盒子里面许多童年回忆和设计新颖的游戏,从...
unity怎么做知识问答类游戏 一、unity除了游戏还能做什么很多人对Unity的印象还停留在游戏引擎,事实上Unity目前的应用...
变态版手游软件app 一、变态游戏有哪些软件变态游戏往往都是让大家能够体验到超多好处的游戏,比如说下载之后就有无限金币、元...
搬砖手游变态 一、传奇搬砖手游排行榜前十名可以搬砖的手游有很多,其中传奇又是搬砖游戏中比较热门的类别。今天小编就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