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孩子玩的室内游戏规则:
一、游戏:《袋鼠妈妈》
玩法:幼儿分成人数相同的四队,每一队排头的幼儿系上大口袋当袋鼠妈妈,走过平衡木,跳到呼拉圈里,再跳回来把口袋交给下一名幼儿。
规则:当袋鼠妈妈必须要跳着完成游戏;没跳的幼儿要重新开始。
分散活动:提供大口袋,指导幼儿带着大口袋模仿袋鼠妈妈的动作,扮演角色进行袋鼠妈妈跳跳跳的游戏。
二、活动名称:老猫睡觉醒不了
活动准备:
准备一个老猫头饰一个,小猫头饰若干。在场地周围放些障碍物供幼儿躲藏。活动前学习游戏中的儿歌。
活动过程:
1、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岁音乐做模仿小猫走的动作。
2、展开
(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2)游戏中教师应指导和提醒幼儿走和跑时角邀轻轻落地,以免被老猫听见。
(3)幼儿熟悉游戏后请幼儿轮流扮演老猫。
3、结束:带领幼儿散步。
三、贴鼻子游戏
准备:蒙眼布游戏玩法:将家长的眼睛蒙上,原地转三圈,请小朋友用语言指挥家长将鼻子贴到动物的正确位置即获胜利。以速度快慢获得不同的礼物。
四、钓鱼游戏
准备:圈4个、钓鱼杆、小鱼算式卡玩法:家长与小孩从出发点开端跳过两个圈,达到平衡木前,家长拿起竹竿,随意指一道小鱼算式,幼儿依据家长指的算式说出答案,答对后就可拿礼物。
五、摸石头过河游戏
准备:垫子8块游戏规则:每队两块垫子,幼儿从起点交替踩着垫子到终点后将交给对面幼儿,该幼儿踩着垫子再回到起点即可.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园数学活动《数一数》大班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
班级幼儿年龄在5岁半到6岁,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立体图形的认识有一些经验,能较清楚的说出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纲要》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等方面的感性经验,并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幼儿生活中接触的事物大都与图形和空间有关,在前期幼儿已有了一些对正方体、长方体的感性经验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次活动《数一数》,想通过幼儿的自由探索,从而激发幼儿对立体造型的兴趣。活动设计中幼儿数立体图形的过程是让幼儿感知立体图形守恒,同时也让幼儿可以掌握数立体图形的.不同方法,如:竖着一列一列数、横着一排一排数等。能在组合的立体图形中找出各类立体图形,进行计数,初步感知数与体的关系。增进幼儿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培养幼儿细致观察、分析的能力。
为此,在活动中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2、操作感知、形成表象。
3、个别操作验证、体验数与体关系。
4、将获得的经验、运用到生活中。
活动目标
1、感知立体图形在空间的存在形式,正确点数立体图形。
2、体验数与体的关系,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感知立体图形在空间的存在形式,正确点数立体图形。
活动难点:感知数形关系,推断出立体图形的数量。
活动准备
1、一只摸箱,内装正方体、长方体各一个。
2、幼儿实物操作纸,人手一份、铅笔、橡皮。
3、平面立体图形操作纸,大正方体积木若干。
4、PPT
活动过程
1、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
出示一摸箱,玩“神奇的魔术箱”小游戏。
——教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摸箱,这次的玩法和我们以前玩法不同。是要你们的双手去摸去感觉,并把摸到的东西是什么给大家描述出来(请幼儿在魔术箱里摸一个积木,并说一说)
——我摸到了一个什么立体图形,下面幼儿要回忆来描述它的特征。
——幼儿将摸的物品进行特征上的描述,让下面幼儿来说出事什么立体图形。
——教师拿出一个立体图形全体幼儿来说出名称和其特征。(教师不断改变立体图形的方向位置)
小结只要记住立体图形的特征,不管立体图形怎样变换位置和方向,他还是正方体、长方体(让幼儿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守恒)
二、学习数立方体
出示若干正方体积木,并堆成立体图形。
——这些立体图形最喜欢玩,拼一拼、藏一藏的游戏,他们是几个几个拼在一起来,再把自己藏起来,看看你们能不能把这些立体图形都找出来。
——看看这几个立体图形都是由什么立体图形,再数一数每一种立体图形有几个。
——并把结果记录下来,看看谁用的方法数的又快又准确。
(1)幼儿自由做操作纸后交流。
(2)将让幼儿数一数,并说出总数。
——你是怎么数的。(幼儿有争议,教师用实物验证)
小结:数的时候我们可以竖着一列一列的数,可以横着一排一排的数,或者是几个几个的数,还要把藏在后面看不见的立体图形也要数到,这样才能数的结果又快又最准确。
三、看平面立体图形
——你们太厉害了,一下就准确的数出了他们的数量,把藏起来的也数到了,这些立体图形还要和你们玩一个好玩的游戏,这些立体图形变呀变,变成了什么。
——我们用刚才学到了方法来数一数,看看谁数的最快、最准确。
小结:看来你们用到了刚才学到的方法以外,还发现了当用大小相同的立体图形搭出来的,相同形状、相同高度的立体图形,我们就能判断出他们的数量就是相同的,这样我们也能很快数出立体图形的数量。
四、延伸活动
——我们幼儿园需要新修一间保安亭,看看这间保安亭需要多少长方体的块砖呢。(观察柱子的数量,算出砖的数量)。
活动总结
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猜测出被遮挡的立体方块的数量,知道体是在数量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纲要》中指出: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活动中给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围绕本课的活动目标。
数字比大小:从明白多少到学会使用数学符号,孩子对数学符号王国的第一次探索!
前提知识:孩子已经会数数,能熟练地点数1-10,初步建立了数和量的对应,即知道数字“3”代表什么意思。同时初步建立了多与少、1和许多的比较概念。
相信很多家长朋友们已经发现了,小朋友在学习整数比大小时进度一般都比较慢,主要有两个难点,一是数量对应没有掌握扎实,也就是多和少的概念还不清晰,不知道数字3和4谁大谁小,二是大于号小于号傻傻分不清楚。
这很正常哦。也许,在成人眼里,7就是比6大呀,有什么好难理解的呢?
其实,学会数字比大小是孩子的一个大进步哦!孩子终于从靠着水果、玩具数数的过程(具体思维)进入到了需要使用数学符号的阶段啦(最初的抽象思维)。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孩子最开始尝试用数学符号来表达对世界的认识,是孩子对数学符号王国的第一次伟大探索!这也是数学最重要的意义:将具体的事物关系用抽象的数学形式进行表达。
尤其是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在没有涉及到加减之前,这是他们接触神奇数学符号的第一步哦。所以更需要家长慢慢引导,帮助孩子完成认知上的重要转变。
内容一:10以内的数字比大小
方法一:从认识数字到数字比大小其实一直都是一个具体实物抽象到数学符号的过程,因此,想让孩子学会抽象的比大小最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认知具体实物的多与少关系。
这一部分具体可以参考我们的对应与比较问题的相关文章,简单地说就是先让孩子明白实物数目的多少再对应到明白所代表数字的大小。明白多少概念(多、少、一样多)是孩子学会比较数字的最重要前提哦!
例如,这堆苹果有几个呀(5个),那这一堆呢(6个),那一堆多?数字5和6哪一个大呢?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方法二:在孩子数数、唱数熟练时,就可以告诉孩子,前面的数字比后面的数字小,后面的数字比前面的数字大。
然后在生活中,每当孩子精心数数、唱数时,妈妈都可以问问,刚才数到的数字和某个数字比哪个大。让孩子在反复熟悉的过程中加深大小的概念。
方法三:借用数字表。根据数字表,判断哪些数字在前面,哪些数字在后面,前面的数字小,后面的数字大。
小游戏:找数字
家长们可以买一张数字表和若干数字卡片贴在冰箱上、墙壁上等显眼的角落里,让孩子能经常注意到,偶尔陪孩子玩玩找数字的游戏。
比如,这是数字16,它有一个哥哥数字18,他们走丢了,你能帮忙找到么?把他们一起带回数字表里么?(等孩子找到数字后,引导孩子将16和18一起放回数字表中)他和数字16弟弟哪一个大呀?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内容二:认识比较符号
学习目标:
(1)知道>和<还有=的含义和用法
(2)知道比较符号的念法。
方法一:熟记并理解儿歌
“大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大于、小于分得清”
方法二:用自己的左右手辨别
大家仔细观察,会发现大于号看起来就像是拇指和食指在右手上形成的形状,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告诉孩子——右手藏着大于号。
当孩子想要辨别是不是大于号的时候,只要伸出右手出来比一比就一目了然了。小于号正好和大于号相反,小朋友伸出左手,左右的拇指和食指形成的形状就是小于号,所以我们说左手藏着小于号。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方法三:贪吃的鳄鱼
告诉孩子大于号、小于号大的那一端可以看成鳄鱼的大嘴巴,鳄鱼很贪心只喜欢吃大的不喜欢,不喜欢吃小,所以那一边数大鳄鱼的大嘴巴就朝那一边。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当孩子通过上面的方法明白什么是大于号以及怎么使用后,该教孩子怎么读了。
“大口朝前大于号、尖角朝前小于号。”妈妈们可以多在生活中让孩子多比较,并引导孩子表达这样一个数字关系:“数字6比数字3大,也叫数字6大于数字3。”
也许刚开始孩子明明纸上写的对,却老是读错。不要着急,根据儿歌慢慢引导:“6和3谁大一些呀,大口朝着谁?超前还是朝后呀,那这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连起来说一次。”
放心,孩子天生就会比大小,只是在探索怎么用数学符号表达,让一切神奇慢慢发生!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游戏安全知识
下一篇:幼儿园大班玩的知识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