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体性:游戏有内容、情节、角色、动作、语言、活动、玩具和游戏材料。
2、虚构性:是在假想的条件下完成的一种反映现实的活动,其情节和角色的扮演、活动的方式、代替物的使用,是象征性的。
3、兴趣性:形式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适合儿童心理和年龄特征,能使儿童主动参与。
4、主动性:游戏是由儿童内在驱动力产生的,儿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内容、安排游戏进程,按自己的体力、智力和能力进行各种活动。
5、社会性:游戏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周围的现实生活是儿童游戏的基本源泉。借助游戏,儿童学习成人社会生活经验,从中看到未来生活的前景。
幼儿游戏是幼儿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运动和心智活动,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活动。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活动,游戏可以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其智力、语言等各种能力的发展。与此同时,游戏又是幼儿普遍喜爱的活动,也是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及幼儿教育中采用最广泛而又最重要的教育方式。
幼儿园自主游戏即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建构的过程。
自主游戏不等于教师对幼儿的放任自流。幼儿的自主游戏不是幼儿的自由活动,幼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对于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细心的观察,适当的干预,帮助他们就决问题,促使游戏顺利进行。
教师在不打断幼儿自主游戏的前提下,适当的给幼儿以启发、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教师不能因为自主游戏是幼儿的自我探究活动而放任不管,须知教师是幼儿游戏的导航者、解读者、支持者。
扩展资料:幼儿自主性游戏的特征
1、游戏计划的生成性
游戏计划不是教师事先凭想象制订的,而是根据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根据儿童的需要及存在的问题来制订下一次的游戏计划,在儿童的游戏活动中不断生成新的计划,可以使游戏的开展更加能满足儿童的愿望和需要。这样,避免了游戏指导的盲目性和导演性。
2、游戏环境的多样性
幼儿在玩游戏的时候,环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根据幼儿游戏的不断深入,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从而进行丰富、变换。在不断生成的游戏中,环境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幼儿想玩什么游戏,是他们的权利。
3、教师角色的多重性
教师以多重身份指导游戏,有利于对游戏的有效指导。当幼儿需要游戏材料时,教师是游戏材料的提供者;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是游戏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当幼儿需要教师一同游戏时,教师是儿童游戏的伙伴和参与者;
当幼儿不需要教师介入时,教师是游戏的观察者;当儿童在分享游戏经验时,教师是倾听者和发问者。
幼儿游戏的特征包括:自主性、假想性、非功利性、愉悦性。
1、自主性。
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幼儿的游戏是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在幼儿游戏中,自主和自愿是两个重要条件,游戏的形式、材料、同伴等由幼儿自主的选择。
2、假想性。
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是现实生活与想象活动相结合的结果,“无想象,不游戏”,游戏的角色、情节以及幼儿玩具或游戏材料等,往往是象征性的。成年人不限制学前儿童游戏的方式,他们都能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创造不同的游戏玩法。
3.非功利性。
游戏的目的不在于外部而在于本身的过程,幼儿参加游戏就是为了享受游戏的过程,没有实用的价值,不需要考虑游戏的过程或结果能带给社会什么样的价值,游戏的过程中也不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义务。
4、愉悦性。
游戏适应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需要,使儿童感到满足和愉快。在游戏中能够选无拘无束地自由活动。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保证每天有充足的时间让幼儿去游戏,从而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游戏的类型:
一、根据儿童认知发展分类(皮亚杰)。
练习性游戏:游戏发展的最初形式,发生于感知运动阶段,主要表现形式为重复的操作物体或徒手游戏。
象征性游戏:儿童游戏的高峰,发生于前运算阶段,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使用替代物或扮演角色的方式,来模拟社会生活的假装或想象游戏。
结构游戏:又称建构游戏,是指幼儿利用各种建筑和结构材料进行各种建筑和构造活动,以及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规则游戏:是指儿童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的、带有竞赛性质的游戏。
二、根据儿童社会行为发展分类(帕顿)。
偶然行为、旁观游戏、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三、根据游戏的教育作用(或功能)分类。
1、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
2、规则游戏:包括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
上一篇:幼儿游戏的知识性是什么
下一篇:幼儿游戏的知识性是指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