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生物因素
1、遗传素质为婴幼儿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
2、胎内环境等先天因素对儿童发展有重大影响;
3、成熟机制在儿童发展中具有制约作用。
(二)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儿童所处的社会、家庭、教育等各种环境因素,环境和教育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环境引导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发展;
2、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奠定基础;
3、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它决定儿童的发展方向,为儿童的发展提出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三)儿童自身的能动性
1、儿童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作为独立的生命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2、同样的环境对于不同的儿童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
3、从儿童的心理发展来看,儿童认识外界是儿童内部的主动活动的过程;
4、没有儿童自身能动性的体现,其他因素的作用也难以完全得到实现。
二、幼儿期的年龄特征(3~6岁)
1、幼儿初期(3~4岁)的心理特征
(1)行为受情绪支配,3岁幼儿的情绪很不稳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2)爱模仿;
(3)思维带有直觉行动性。
2、幼儿中期(4~5岁)的心理特征
(1)爱玩、会玩,活泼好动;
(2)思维具体形象;
(3)开始接受任务;
(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3、幼儿晚期(5~6岁)的心理特征
(1)好学、好问、好探究;
(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4)个性初具雏形。
三、婴幼儿心理发展趋势
(一)从简单到复杂
1、从不齐全到齐全;
2、从笼统到分化。
(二)从具体到抽象
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非常具体的,以后越来越抽象和概括化。儿童思维的发展过程就典型的反映了这一趋势,幼小儿童对事物的理解是非常具体形象的。比如,他认为儿子总是小孩,他不理解“长了胡子的叔叔”怎么能是儿子呢?成人典型的思维方式——抽象逻辑思维在学前末期才开始萌芽发展。
(三)从被动到主动儿童心理活动最初是被动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后来才发展起来,并逐渐提高,直到成人所具有的极大的主观能动性
儿童心理发展的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幼小儿童的心理活动,很大程度上受生理局限,随着生理的成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也逐渐增长。
(四)从凌乱到系统化
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零散杂乱的,心理活动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比如,幼小儿童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都是心理活动没有形成体系的表现。
正因为不成体系,心理活动非常容易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活动逐渐组织起来,有了系统性,形成了整体,有了稳定的倾向,出现每个人特有的个性。
四、幼儿动作发展的特点
1、整体到局部规律
即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的规律。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以后才逐步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2、首尾规律即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的规律
婴儿最早的动作发生在头部,其次是躯干,最后是下肢。记忆小口诀: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3、近远规律即从中央部位动作到边缘部位动作的规律
儿童这一动作的发展规律表现为动作先从头部和躯干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的动作,最后才发展手的动作。
4、大小规律
即从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的规律。婴儿首先出现的是身体肌肉大肌肉动作,如头部动作,以后才是灵巧的小肌肉动作,以及精准的视觉动作。如描圆圈、系鞋带、扣纽扣等。
5、无有规律
即从无意识动作到有意识动作。婴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以后越来越多的受到心理有意识的支配。
五、幼儿知觉发展的规律
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六、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
(1)无意注意占优有势,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2)幼儿注意的稳定性不断提高;
(3)幼儿注意的广度不断扩大;
(4)幼儿注意的分配能力不断增强;
(5)幼儿注意的转移能力不断发展。
七、幼儿注意发展的保教建议
(1)设立良好的环境,防止幼儿分散注意;
(2)选用新颖的教具,吸引幼儿注意;
(3)明确活动目的,帮助幼儿发展有意注意;
(4)注意个别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所发展。
幼儿教资保教必背知识点如下:
1、理解婴幼儿发展的涵义、过程及影响因素等。了解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并能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论述儿童发展的实际问题。了解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发展趋势,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的适宜性。
2、掌握幼儿身体发育、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掌握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掌握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掌握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3、理解幼儿发展中存在个体差异,了解个体差异形成的原因,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中的有关问题。掌握观察、谈话、作品分析、实验等基本研究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初步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和教育需求。了解幼儿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或障碍,如发育迟缓、肥胖、自闭倾向等。
其他:
1、直观行动思维。直观行动思维又叫动作思维,是以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它的特点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直观的、具体的解决问题依赖实际动作。
2、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幼儿的头脑中充满着颜色、形状、声音等生动的形象,比如,兔子总是“小白兔”、猪总是“大肥猪”,奶奶总是白头发的,儿子总是小孩。
3、抽象逻辑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以抽象概念为形式的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它主要依靠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思维,是人类最基本也是运用最广泛的思维方式。
保教知识与能力是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科目之一,必背考点包括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方法、认知发展理论的认知发展阶段、注意的品质、教育的概念等。
考点一: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的方法。观察法是研究幼儿心理的最基本的方法。
(2)实验法_一自然实验法∶实验法是根据研究目的,改变和控制幼儿的活动条件,以引起其心理活动有规律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
(3)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谈话法是通过和幼儿交谈,以研究他们的各种心理活动的方法。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幼儿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幼儿心理的方法。
(4)调查访问法:调查访问法是硏究者通过学前儿童的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儿童生活的成人去了解儿童的心理表现。
考点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一认知发展阶段
年龄、阶段、重要特征感知运动阶段0~2岁
①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境,应付外界事物;
②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
前运算阶段2~7岁
①“万物有灵论”;
②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③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①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守恒性);
②自我中心性;
③思维具有可逆性。
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①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
②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考点三: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稳定性:3岁儿童能够集中注意3~5分钟;4岁儿童能够集中注意10分钟左右;5~6岁儿童可集中注意15分钟左右,甚至可达到20分钟。
(2)注意的广度:在同一瞬间所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3)注意的转移: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
(4)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
考点四:教育的概念
指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考点五:简述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第一,遗传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
第二,环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第三,教育是影响人的发展的主导因素;
第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考点六: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第二,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上一篇:幼儿音乐律动游戏理论知识
下一篇:幼儿游戏保教必背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