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班语言《蚂蚁你是小可》教学反思
一、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1、对知识、能力、情感三维教学目标是否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有理可据、细腻,否则将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有的教师为了增加课堂容量,往往只注重自己一个人总是在滔滔不绝的讲,恨不得把所有知识都“灌”在学生头脑中,而留给学生思考、训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
2、对重点、难点是否把握准确。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在教学目标中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对难点知识无法突破,其结果是学生渴望得到的知识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问题没有解决,学生不懂的知识还是不懂,该掌握理解的知识没有拓宽加深,这就导致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下降。
3、对学生的知识、心理状态是否了解。老师要深入学生实际,掌握学生的知识动态和心理动态,对一些知识,教师不要自以为很容易,或者是满以为自己讲解得清晰到位,没有随时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从而一笔带过,要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愉快的课堂中学习、成长。
二、对教学技能的反思
1、讲授的知识是否正确,语言是否规范简练。良好的语言功底对一名一线教师非常重要,是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功。其一,任何学科都有着严密逻辑性,首先教师传授的知识不能错,推导要严谨、要有理论根据,使学生信服,层次之间过度自然。其次,语言(普通话)要规范简练,词意表达清晰,语气抑扬顿挫,充满热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板书设计是否合理,书写是否工整。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重点知识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的课后复习。所以板书要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书写端庄大方,切勿潦草。
2.中班小蚂蚁做客反思
《小蚂蚁》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述了一群小蚂蚁勤劳快乐的生活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蚂蚁可爱,勤劳的性格特点表现出来,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蚂蚁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读本的重点是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发现并学习利用图画线索预测故事内容。难点是通过仔细观察图画中蚂蚁的动作并结合肢体演示、游戏等手段学习和理解动词拉、推、搬、抬、撑、摇的含义。
根据我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及本主题的总目标,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喜欢阅读这个故事,感受小蚂蚁的快乐生活。仔细观察画面,尝试用恰当词汇描述小蚂蚁的动作。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理解动词拉、推、搬、抬、撑、摇的含义。
为了使活动的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协调统一,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首先做了课前经验准备:对蚂蚁的体态特征、生活习性有初步的了解。然后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讲述法和提问法。整个活动分为三大部分,(一)、导入活动:歌曲表演《蚂蚁搬豆》引出小蚂蚁。(二)、图画阅读: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信息,预测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三)、总结分享。
在活动的设计上,基本按照教师指导用书的基本教学流程设计,结合教学设计示例和指导要点开展活动。在导入活动中,回忆讨论了蚂蚁的一些生活习性,为下一步做好铺垫,在此基础上引出读本学习和阅读,孩子们兴趣很高,孩子对于小蚂蚁还是很感兴趣的。
在阅读图画环节,学习第6、7页时,在学习动词时应让孩子多模仿动作,从而更好地理解撑、摇这两个动词。后面两页对画面信息观察不到位,需要进一步的提示和引导。
3.小班的园园和蚂蚁的故事教案与反思
设计背景
散步时一个大箱子挡住了去路,我不急着搬走,想看看孩子们怎么处理。孩子一个一个的跳过去,有一个孩子被拌倒了,后面的一个孩子就用力的推,可怎么推也推不动,几个孩子就一起推才行,为了让孩子们更深的认识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我选择这节课来上。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的内容,提高学习儿歌的兴趣。
2、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重点难点
重难点: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蚂蚁头饰、布置三个蚂蚁洞、三个大球。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扮演蚂蚁妈妈,幼儿扮演小蚂蚁,在自制的“家”里聊天。师:看,外面有什么?我们蚂蚁最喜欢吃豆了,我们把他搬进洞里吧!谁愿意去搬?(请一幼儿去搬豆)
2、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一只蚂蚁搬不动豆,我们该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让大家一起去搬)
3、分享收获
二、学习儿歌
1、引导幼儿讨论:一只蚂蚁去搬豆,它搬得动吗?为什么?怎样才能搬得动?
1、为什么许多蚂蚁就能把豆抬起来呢?
2、老师这儿有一首儿歌,说的就是蚂蚁搬豆的事。(老师有表情到朗诵儿歌两遍)
3、教师提问,幼儿回答。幼儿分句学念儿歌并做相应动作。
三、儿歌表演
(请一组幼儿来表演,其他幼儿边看表演边朗诵儿歌)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他们探究周围世界的途径。我一开始就创设了一个游戏的情景,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幼儿游戏中探索如何搬豆,使幼儿获得亲身体验,由于幼儿理解了儿歌内容,因此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最后让全体幼儿参与儿歌表演,不但巩固了所学儿歌,有使幼儿在情感上得到满足。
4.常识教案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幼儿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了解蚂蚁的一些生活习性(生活环境、吃食情况、对特殊气味的反应等)。2.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主动接近动物,进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3.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准备
蚂蚁身体结构组合模型、蚂蚁生活习性挂图或投影片、活蚂蚁、昆虫盒、水彩笔、白纸等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讲述: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种小动物,它的身体非常小,大家猜猜它是谁?幼儿回答:蚂蚁教师:对,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关于蚂蚁的知识。(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 1.指导幼儿观察蚂蚁身体外形的特征教师提问:你们看见过蚂蚁了,谁说一说蚂蚁长的什么样子?幼儿回答:(学生回答通常不全面,不具体)。教师出示蚂蚁挂图,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教师谈话:你们的回答对吗,要想说清楚蚂蚁长的什么样子,身体由几部分组成,我们必须仔细看,也就是观察。教师将蚂蚁放进准备的昆虫盒内。教师出示问题:观察蚂蚁时,首先看一看蚂蚁的身体是什么颜色的,分成几部分,然后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再观察蚂蚁的各部分是什么样的,长有什么,又是什么样的?将幼儿分组观察:(学生观察活动中,教师要分组巡视,了解学生认知情况,并不断提示观察目标和观察内容。)并分组交流、讨论,蚂蚁身体分成几部分,各部分长有什么,是什么样的?(学生年龄小教师应随时提示观察内容,交换意见,为发言做准备。)汇报观察讨论结果:
教师出示蚂蚁身体结构模型总结:
蚂蚁有大的、有小的、有黑色的、有褐色的。它的身体可以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长有一对触角和一对眼睛,胸部较细,长有三对足。腹部是卵形的,分节非常明显。 2.引导幼儿用画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蚂蚁。教师提问:你看到的蚂蚁是什么样的?你能不能画给老师看看?请个别幼儿到前面表现自己看到的蚂蚁。老师示范,幼儿作画,老师指导。 3.指导学生观察蚂蚁的生活教师谈话:捉蚂蚁时同学们知道了一窝蚂蚁有很多很多只,许多蚂蚁在一起,它们是怎么生活的呢,看一看这张挂图吧!教师提问:洞内洞外的蚂蚁正在干什么?蚂蚁吃什么?蚂蚁怎样把吃的东西运回窝里去?蚂蚁怎么挖洞作窝的?蚂蚁为什么要打架?蚂蚁发现吃的东西后,怎样让它的同伴知道?幼儿汇报观察结果。教师小结:要想更多地了解蚂蚁的生活平常应多观察。比如用玻璃瓶养几只蚂蚁,在里边放几种不同的食物,看一看蚂蚁最喜欢吃哪一种食物;捉几只不同窝的蚂蚁放在一起,看一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捉一只较大的虫子放在蚂蚁窝附近,观察蚂蚁怎样把活虫子杀死,又是怎样把比自己身体重得多的虫子搬运回窝里去。总之,要通过实际观察来了解蚂蚁的生活。(教给学生一些观察的方法。)(三)巩固练习1.谈话:今天我们学习认识了一种小动物蚂蚁,下面我教大家一首关于蚂蚁的儿歌2.教儿歌:蚂蚁外形要记住,身体分为头胸腹,一对触角头上长,三对足在胸部。3.小蚂蚁是很可爱的,它是我们的动物朋友,我们以后见了它,要保护它啊!
5.急求
准备:全班每人做一份小蚂蚁的头饰作为礼物;小纸盒一个,写一些要学习的字,一张纸一个字,然后揉成团放入纸盒中以备游戏用;
过程:一、小朋友,今天有一只小动物也想和小朋友一起来上课,你们欢迎吗?
你们猜一猜它会是谁呢?------
不对,不对,告诉你们,他呀,是一只小蚂蚁,(将一个头饰放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但是有一点点胆小,我们一起把叫出来,好吗?----全班小朋友和老师齐声大叫“小蚂蚁”
小蚂蚁谢谢你们给了它勇气,(把头饰带在自己的头上)小朋友,今天小蚂蚁想教你们一首儿歌,想学吗?
好,小蚂蚁可是看着每位小朋友哦,而且小蚂蚁还给你们带来了小礼物。但是有一小小的要求,表现顶呱呱的小朋友才有的哦。
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小蚂蚁这首儿歌。带读三遍,师幼一起读一遍
二、儿歌刚好读完后,另一个老师在后面做一个小蚂蚁小声叫(头上也带一个小蚂蚁的头饰):老师,老师----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听到有谁在叫老师呀。----老师,在后面
老师:哦,小蚂蚁,你有什么事情吗?
小蚂蚁:老师,我这里还有一些字宝宝也想和小朋友交朋友,可以吗?
老师:小朋友,你们愿不愿呀?
小朋友:愿意.
通过场景对话引出字宝宝来学习
三、玩游戏加深幼儿的记忆
老师这里有一小纸盒,里面呀有很多的纸球,老师把字宝宝写在了纸球上,等一下,老师请一个小朋友,把他的小手伸进纸盒中抓出一个纸团来,记住哦,一次只能拿一个。然后打开来,大声的告诉小朋友,写的是什么,然后我们再揉成团,扔进前面的大大筐中。好不好?
首先是----
四、总结
小朋友,开不开心?
小蚂蚁说,今天小朋友表现很棒,想每个小朋友送一个小蚂蚁的头饰,喜欢吗?---喜欢
好,小朋友排好队,我们上好厕所,再来拿礼物,好不好?
6.中班早期阅读活动教案小蚂蚁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用赞美的情绪演唱好歌曲《小蚂蚁》。通过演唱歌曲,教育学生学习小蚂蚁遵守纪律、互相帮助,勤劳勇敢的精神,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2.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两大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的特点,初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专心听音乐的习惯。
3.通过跳集体邀请舞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与同学的协作能力,同时主要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和集体合作的精神。
教材分析:
歌曲《小蚂蚁》,是一首生动活泼非常有趣味的儿童歌曲。让学生通过了解小蚂蚁的生活习性,知道它的群体性很强,具有合作精神;互相帮助,遵守纪律,遵守秩序,具有吃苦精神。从而培养学生也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
歌曲用了赞美的情绪,适合用中速演唱,上下两大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各有八小节旋律组成,反复强调了小蚂蚁的文明礼貌行为。
教学重点:感受和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歌词的记忆。
教学准备:课件、小蚂蚁头饰,学生提前搜集的蚂蚁资料等。
7.《学习小蚂蚁》中班语言下册教案怎么写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幼儿自主阅读和大书阅读相结合理解故事内容。
2、仔细观察画面,尝试用恰当的词汇描述小蚂蚁的动作,初步理解动词“拉、推、搬、抬、撑、摇”的含义。二、教学准备:活动前组织幼儿观察蚂蚁,了解有关蚂蚁体态特征、生活习性,学习小蚂蚁的律动,蚂蚁头饰,大书,小书,字卡:拉、推、搬、抬、撑、摇。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 1)、出示蚂蚁头饰,问:“小朋友看今天谁来和我们玩游戏呀?小蚂蚁要搭建一个大舞台,我们和小蚂蚁一起搬木材好吗?”做小蚂蚁律动进教室。 2)、与幼儿分享交流:你们见过小蚂蚁吗?在哪见的?它们在做什么?喜欢吃什么? 2、幼儿自主阅读“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群勤劳快乐的小蚂蚁,它们做了许多有趣的事情,我们看看它们在做什么?”用音乐指挥幼儿自主阅读小书。
3、大书阅读 1)、师:你看到小蚂蚁在做什么?你能找到那一页吗?小朋友们是不是和他看到的是一样的呢?你能用一个词来说说小蚂蚁的动作吗?(出示字卡)大家一起来学学它们的动作(边配合小蚂蚁律动的语词)。 2)师:除了刚才小朋友说的,你们还发现了小蚂蚁在做什么呢?你能找到那一页吗?小朋友们同意他的说法吗?你能用一个词来说说小蚂蚁的动作吗?(出示字卡)大家一起来学学它们的动作(边配合小蚂蚁律动的语词)。
3)师:老师还发现了。
(补充幼儿没有发现的页面)我们一起去看看。你能用一个词来说说小蚂蚁的动作吗?(出示字卡)大家一起来学学它们的动作(边配合小蚂蚁律动的语词)。
4)、师:今天小朋友都很棒,能发现了小蚂蚁搬东西的很多动作,现在我们一起完整地来看看这本大书。教室逐页展示图画,边阅读相关的文字。
结束活动:今天我们学了很多小蚂蚁搬运东西的本领,我们一起去帮小蚂蚁搬木材吧。
8.求幼儿园教案,两种蚂蚁的对比
没有找到具体的教案,希望这篇对你有帮助。
幼儿园案例:有趣的蚂蚁教师:屈老师主题的产生:关注孩子的兴趣点随着天气的渐渐暖和,小蚂蚁的出没越来越频繁了,总有一些小朋友在午餐后休息时关注起蚂蚁来。一天,雯雯和辉辉惊奇地发现几只小蚂蚁正在搬食物。
辉辉大声地叫道:“快来看呀,这儿有好多小蚂蚁,它们在搬东西呢。”他的话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大家都围了过来,一个个的问题也接踵而至:“蚂蚁把食物搬到哪里去呢?”“蚂蚁的家在哪里?”“小蚂蚁有几只脚?”……对于“蚂蚁”的话题一下子成了孩子们讨论的热点。
根据孩子们关注的焦点,我们开始了有关蚂蚁的探索活动。主题的开展:实录一:鼓励孩子多途径寻找、收集资料在活动的前期开展阶段,我想了解一下孩子们关于蚂蚁想了解些什么,便开展了一次谈话活动,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到了很多有关蚂蚁的问题。
在大家的一致讨论下,我们决定一起回家找找有关蚂蚁的资料。为了让孩子能多途径地去收集资料,便提出:“你们会怎样收集资料呢?”思维一向敏捷爱动脑筋的静静说:“我让妈妈帮我到电脑上去找找,网上什么都有的。”
喜欢看书,见多识广的真真说:“我家有《百科全书》的书,明天我带来,上面应该有小蚂蚁知识的。”善于表达、我班的“小百灵鸟”雯雯说:“我姐姐有动物的碟片,我去问她借一下。”
连平时不太善于言语,对任何事情都表现得不太主动的辰辰这次却非常积极地说:“我回家问爸爸,爸爸知道得多,他会告诉我的。”我班的“小淘气”龙龙说:“我回家仔细去观察小蚂蚁,找找它们的家在哪里。”
……我连忙表扬了他们,还奖给这些孩子每人一张小贴纸,并告诉他们如果真的找来,还有更好的奖品。没过两天,蚂蚁的资料越来越多,为以后的探索活动打下了基础。
反思:在收集资料前,通过教师的支持,启发,使孩子们知道了收集资料的各种途径和通道,从孩子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孩子自发学习的需要。为了满足孩子们的这种需要,我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收集资料的活动中,并采用物质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对参与活动的孩子给予不同形式的奖励,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主动性。
并引导他们在集体中和大家交流分享自己收集资料的方法,在无形中让幼儿彼此间相互取经。这种形式的交流使能力强的孩子获得了发挥的空间,使自己的经验得以与大家分享;能力一般的孩子从能力强的孩子身上了解到收集资料的方法,从而得以借鉴;能力比较弱的孩子也通过和大家的交流产生了学习的愿望,从而在以后的活动中会投入更大的探索热情。
实录二:有趣的捉蚂蚁活动近几天,孩子总是在走廊里捉蚂蚁。一次户外活动结束时,孩子们提出“想抓蚂蚁”的想法,看到孩子们对捉蚂蚁的兴趣渐浓,我想:该组织一次集体活动,便和孩子们一起从教室的废旧筐里找来许多瓶瓶罐罐。
一到操场上户外,孩子们就自由组织三个一群五个一组的开始了捉蚂蚁的活动。他们投入在了捉蚂蚁的快乐中,还不时兴奋地叫着:“老师,这里有好多黄颜色的蚂蚁”“老师,我捉到大蚂蚁了。”
“老师,看我们捉了好多蚂蚁”……他们把抓住的蚂蚁装进了瓶罐里,***室后,许多孩子谈论着捉蚂蚁时的发现,有的找来了放大镜,开始观察蚂蚁。在集中交流中,孩子们自主交流着捉蚂蚁时发现的一些秘密。
雯雯说:“我看到一群小蚂蚁在一起搬一条小虫,它们很团结的。”天天说:“我发现在墙角边有很多蚂蚁洞,我看到蚂蚁爬进去的。”
妞妞抢着说:“大树下我找到了蚂蚁的家,我看见好多蚂蚁正排着队从那个小洞洞里出来呢!”这时爱动脑筋在任何方面都非常有主见的阳阳大声地说:“我看见小蚂蚁头上长着两根长头发。”我反问道:“那是长头发吗?”平时不爱说话的韵韵说:“那不是头发,叫触角。”
婷婷不解地问:“什么是触角呀?”我也参与孩子的讨论,并提出了问题:“触角用来干什么的?”孩子皱起了眉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见多识广的真真说:“我知道,我知道,它的触角是用来说话的,我拿来的书上有的,不信你们来看看。”
结果真真开始有模有样地介绍了起来,使小朋友都了解触角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反思:在组织幼儿探索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聆听孩子们的心声,当孩子们的要求有价值时,应及时给予大力支持,让孩子在实践操作、观察中发现蚂蚁的更多的秘密,如:蚂蚁的家、蚂蚁搬虫的情景……,同时应成为他们很好的合作伙伴,及时关注孩子们的新发现,参与他们的讨论,鼓励孩子热烈提出各种问题,如:有关蚂蚁触角的问题。
因为教师与孩子,孩子与孩子在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上汇合,这样的互动包含着智慧的激发与碰撞、经验的交流、情感的共享,从中相互都能感受到来自对方的支持,使孩子在相互交流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实录三:我眼中的蚂蚁随着对蚂蚁的探索不断深入,孩子们开始产生了以各种形式来表现蚂蚁的欲望。
为了满足孩子,同时激发孩子探索的兴趣,我们和孩子们共同收集了多种材料。活动开始了,只见文文用橡皮泥搓、捏、压做成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小蚂蚁;而倩倩做了一只立体的能站立。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教师必须从幼儿的经验出发,在音乐教学之前认真考虑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使新知识落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并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紧密结合。
在活动设计时,教师旨在充分挖掘活动中的音乐元素,并结合幼儿园思维特色,在情景化的游戏氛围中,引导幼儿大胆表现小鱼游的不同姿态,感受音乐的优美。
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用手的不同动作表现小鱼游。
2、在优美的旋律中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重点:运用手不同的方位变化和动作表现小鱼游的姿态
难点:在观察和交流中感知小鱼游的变化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掌握最基本的鱼游动作。
物质准备:
1、音乐,鱼儿游的视频,彩色袜子等。
2、活动室场地布置:背景装饰有立体的水草、珊瑚、石头道具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欣赏——学做小鱼体验音乐的优美
(一)模仿鱼游——师生进入游戏场景
提问:小鱼尼莫生活在哪里?
你们能像妈妈一样游到它的家吗?
(教师扮演鱼妈妈,鼓励幼儿用学过的动作来表现小鱼游动。)
(二)畅游大海——复习巩固鱼游的基本动作
1、了解鱼游动作和手的甩动之间的关系
重点提问:小鱼怎样才能使自己游起来?
如何让小鱼游的快?(尾巴甩的快)
小结:小鱼是靠尾鳍、鱼鳍帮助它游水、掌握方向。摆的速度快,游的速度也快。
2、引导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甩动双手。
请幼儿观察:为什么有的小鱼游的很美?
(三)鱼儿共舞——感受旋律的优美
1、欣赏旋律
重点提问:音乐听起来感觉如何?(幼儿回答:很美、听了想睡觉……)
2、感受音乐
(1)师生随音乐有节奏地拍打身体各部位。
(2)师生共同随音乐模仿鱼游。
(教师有意识的帮助幼儿巩固已有的基本动作经验,并通过拍打身体各部位的方法感知音乐的特性,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二、尝试表演——模仿鱼游的各种姿态
(一)师生互动——一条小鱼游啊游
1、观看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小鱼的颜色及花纹。
重点提问:尼莫的朋友好看吗?为什么?
2、打扮小鱼,随音乐进行各种方位的游动。
(1)小鱼穿衣服
引导幼儿双手套上彩袜,说说自己是什么鱼。
(2)模仿一条小鱼游啊游
重点提问:怎样让自己变成一条鱼?
(引导幼儿发现将双手掌心合拢,在胸前左右摆动,如鱼儿游动)
(3)随音乐游动
教师鼓励幼儿尝试一条鱼儿的不同方位游动姿态,如:向上、向下、向前、向后、转弯游等。
重点提问:这条小鱼正在往哪里游?
(在幼儿模仿的过程中,教师以鱼妈妈身份不断观察幼儿的姿态,并有意识的帮助幼儿交流不同方位的鱼游动作)
(二)生生互动——两条小鱼游啊游
1、幼儿用手表现鱼游的不同方位,丰富动作表现经验。
重点提问:一条鱼太孤单,怎样变出两条小鱼?
(教师引导幼儿在一条鱼游的基础上探索两条鱼游的动作,如两只小手分开摆动。)
2、激发想象,鱼儿间的互动交流。
(1)重点提问:两条小鱼在一起最喜欢做什么游戏?
(教师以鱼妈妈的身份引导幼儿运用生活经验进行交流,如:玩滑滑梯、捉迷藏、荡秋千、跷跷板、转圈圈等)
(2)请幼儿演示自己独创的鱼游动作,引导同伴猜测鱼儿在干吗。
3、幼儿随音乐表现两条小鱼游。
(教师以鱼妈妈的身份有意识地对幼儿给予动作指导)
(三)与环境互动——许多小鱼游啊游
1、观看视频,熟悉鱼儿嬉戏的情景。
教师播放视频:引导幼儿观察鱼儿在水草、珊瑚间穿梭的情景。
重点提问:尼莫的朋友怎样和水草、珊瑚做游戏的?
2、引导幼儿与活动背景进行互动。
教师以鱼妈妈身份带领幼儿进入水草丛中,模仿鱼儿雨水从游戏的情景。
重点提问:鱼儿鱼儿你在干吗?
(幼儿回答;我在亲亲水草;我在捉迷藏;我在找东西吃……)
3、根据音乐的提示进行游戏
(1)教师交待游戏要求:当音乐停止时,小鱼躲在水草旁;
当音乐响起时,小鱼继续自由游。
(2)师生共同游戏若干次,教师以鱼妈妈身份提醒幼儿注意倾听音乐的变化。
(从一条小鱼游,到两条小鱼游,再到许多小鱼游,教师以妈妈的角色,利用游戏化的语言和场景结合,层层递进,帮助幼儿探索不同方位的手部动作变化,表现鱼游姿态,调动生活经验想象鱼儿的嬉戏内容,为幼儿的表达表现予以新的挑战。)
三、接受邀请——游向新的快乐水域
教师扮演鱼妈妈带着孩子游向新的水域
活动反思:
“创造性韵律活动”是让幼儿在音乐的感染下,身体随着旋律的起伏自由地赋予个性和创造性地做出符合音乐性质、结构与节奏的的身体动作。针对小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好模仿,但注意力易分散、情绪易受影响等特点,因此,在设计活动时,教师选择了幼儿熟悉且喜欢的小鱼作为音乐形象,通过看看、说说、变变、游游,在情境中、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幼儿表现美、感受美,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一、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层层推进。
幼儿年龄小,处于音乐学习的启蒙时期,以生动有趣的游戏贯穿始终,在提高幼儿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理解力以及表达表现等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活动中从一条小鱼游到两条小鱼游再到许多小鱼游,层层递进的同时,又给幼儿不断想象与探索的空间。如何让自己变成美丽的小鱼,两条小鱼喜欢怎么玩,许多小鱼喜欢与水草、珊瑚玩什么等等,打开幼儿想象的空间。孩子们在愉悦的游戏氛围中不仅创造出各种各样的韵律动作,还创造出了捉迷藏、滑滑梯、跷跷板、荡秋千等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俗话说,生活经验是幼儿想象的基础,幼儿头脑中有丰富的表象,在身体动作时才能够迁移已有的经验,进行模仿与创造。
二、巧妙运用“袜子”,帮助幼儿主动思维、展开想象。
活动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利用“五彩袜子”,将幼儿将幼儿带入身临其境的活动中,不仅唤起了幼儿的参与热情,而且更能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小班幼儿的兴趣不断被激发。
专家点评:
以情景化游戏的方式,在音乐中感受模仿鱼游动作,快乐而随意。探索了激发小班上期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创编动作的潜能之方法。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准备教案是老师上岗之前就要学会的技能。教案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授课压力。也许写出优秀的教案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难。我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小班数学游戏教案及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班数学游戏教案及反思篇1设计意图与背景:
大小排序是一项很平常的数学活动,但是怎样引导幼儿学习是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在这里,我们尝试以游戏的形式,在简单、轻松的活动中,让幼儿自主地探索,学习。活动的材料,我们采用蒙氏教育材料,通过感觉统合,促进幼儿发展。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正确获得大小、差异变化的知觉。
2、在活动中能大胆进行尝试。
3、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方体玩具、包装盒
活动过程:
1、游戏:搭火车
(1)幼儿尝试游戏。
师:小朋友们瞧,老师带来了好玩的积木宝宝。
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的?
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再想一想,感知立方体及它们的不同。活动中,幼儿说出了上面有许多正方形、它们大小不一样!有小的、有大的!)
你们想玩吗?我们玩一个搭火车的游戏吧!
看看哪个宝宝能干,搭的火车漂亮!(老师先不提要求,让幼儿自由操作,老师参与幼儿的活动,注意发现是否有幼儿按规律进行排序。)(2)讨论小结。
(在幼儿的活动中发现规律,既肯定了幼儿的探索,又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音乐集中幼儿、观察选择能按大小顺序排列的火车)
师:**宝宝搭的这列火车真漂亮!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搭的。
(丁政和蒋佳茜两位小朋友是按大小规律排列的,我们请他(她)说一说他们是怎样搭的,但是小班幼儿的表述能力还不行,所以他们不知道怎样说,于是,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边看边说:大大的火车头,身体越来越小。表扬了这两位幼儿,他们非常的开心。)
(3)老师示范。
师:老师也想玩一玩这个游戏。宝宝们看,老师也来搭火车!
看看谁最大?让它做火车头!再找个大的做身体,找哪个?看看,还有谁大?搭上去。再找哪个?
活动反思:
一环又一环的情境创设抓住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幼儿在兴趣中学会了能按从大到小排序或从小到大排序,真正做到在玩中学。
本节课幼儿操作的材料很多,能力差的幼儿有的操作没能完成,这需要教师课下帮助幼儿完成,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小班数学游戏教案及反思篇2活动目标:
1、喜欢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规律的存在和美感。
2、尝试通过自己的排序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项链一串,有规律的事物,幼儿在拉排序方面有生活经验和开放性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感受规律的存在,发现生活中的规律,教师出示穿好的一串项链,进行提问:
1、这串项链漂亮吗?为什么?
2、在项链上你还发现了什么?
3、他是按照什么规律串起来的?如果你来穿你会怎样穿?
二、引导幼儿联想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是幼儿感受到规律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1、除了我们的下面互联有规律外,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是有规律的?
2、他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来排的?
三、幼儿尝试利用多种材料排序,体验创造与表现的乐趣。
1、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这么多东西都是按照一定规律排队的,那今天我们也来玩排队的游戏好吗?(幼儿在教师中任选喜欢的材料为他们排队,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合作完成。)2、在做之前提问:你为什么这样排?你是按什么规律来排的?
3、提示幼儿:如果你的排队方法很多,怕记不住,可以自己去一张纸把自己的排队规律记下来。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五、幼儿间相互交流,教师和幼儿有目的的一起参观有重点进行排序的讲解与评价。
活动反思
在开学的时候就让幼儿们接触过认识学号,在幼儿有初步的基本上都已经认识,也能说出自己的学号是多少了。对于幼儿来说用学号来排队有点难度,一来对小伙伴们还不太熟悉,二来幼儿们都有一种拔尖,爱争先的心态,幼儿们都喜欢排在前面。为了突破幼儿的这一难点,我用颜色先让幼儿认识分组,也让幼儿们练习了多次,再让幼儿来慢慢的先记住自己前后面的幼儿,最后通过小竞赛来激励,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小班数学游戏教案及反思篇3教材分析:
《按大小排序》选自《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师用书》(明天出版社 20xx年 8月第 1版小班上),小班幼儿对生活中各类物体及形状、数量比较感兴趣,喜欢尝试比较,发现不同。《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之间的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因此在活动中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我创设了去玩具店的情境,通过坐汽车、开汽车等环节,让幼儿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操作感知、大胆表述,理解和运用按大小规律排序,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采用以下实施策略:
1.运用情境创设“去小熊的玩具店”,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在整个活动中创设“去小熊玩具店”的情境,让幼儿通过看看发现并正确辨别三只熊的大小不一样。通过坐坐幼儿为每只熊找到了适合自己坐的汽车。通过排排幼儿给三辆大小不一的汽车按照大小有规律的进行排排队。情境的渗透激发幼儿发现物体的大、小不同以及将三个物体按大小进行正逆排序的规律。
2.层层深入,总结归纳将三个物体按大小进行正逆排序。
活动中主要围绕着三步进行总结归纳:1.幼儿从一开始的学会辨别三个物体的大小。2.探索三个物体的大小并进行正逆排序,从中发现排序规律。3.理解运用后能够运用到整理玩具店中。每一步的层层深入,总结出不同的知识点,从而引导幼儿既能辨别三个物体的大小,又能将三个物体进行正逆排序。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区别三个物体的大小。
2.能够将三个物体按大小进行正逆排序。
3.愿意向同伴讲述自己的排序方法和结果。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幼儿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区别三个物体的大小。
难点:能将三个物体按大小进行正逆向排序。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课件、大中小的娃娃实物和图片、幼儿人手一套汽车卡片、幼儿操作板、各种大小不一的玩具等。
经验准备:有区分物品大小的经验、有玩过套娃、套筒的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创设“小熊去玩具店”的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介绍“小熊去玩具店”,观察区分两个物体的大小。
二、操作感知三个物体的大小,探索正逆排序。
1.看一看,运用目测和比较辨别三只熊的大小,并排序。
出示两只小熊的图片,请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辨别出哪只熊大?哪只熊小?接着出示较大的那只熊,辨别三只熊的大小。请幼儿给三只熊排排队,说说比较大的这只熊应该放在哪?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最大的和最小的。
小结: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辨别三只熊的大小,并找到了两种不同的排序方法。
2.小熊坐汽车,辨别三个物体的大小、并能大小对应。
引导幼儿根据熊的大小找出大小合适的汽车。大汽车让谁来坐?较大的汽车谁来坐?那最小的呢?
小结:你们真棒,让每一只小熊坐上了适合他们的汽车。
3.汽车排排队,探索三个物体大小的正逆排序,大胆表达。
三辆汽车要进玩具店的大门,请按大小依次给他们排排队。说说你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还可以按照什么顺序来排?
小结:小朋友,你们真聪明,我们既可以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也可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三、理解运用,整理玩具店玩具,按大小排序。
请幼儿按照大小给玩具排排队,进一步巩固按规律给三个物体大小排序的方法(能力强的可提供四个物品)。
小结:小朋友真的很能干,把玩具店里的玩具整理的很棒,分别将玩具按照大小排摆放在盘子里。
四、活动延伸:鼓励幼儿找一找班级里还有哪些东西有大的有小的,引导他们把玩具按大小的规律整理归位好。
课后反思:
本节活动的重点是关于三个物体的大小排序,幼儿有了前期的基础区分大和小,所以幼儿在整个活动的学习中比较顺畅,对于三个大小不一的物体也能够辨别出,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整个活动都是以“坐汽车去小熊的玩具店”的情景贯穿,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同知识点。特别是针对小班幼儿区分不出左右,所以在活动前我提前预设将的操作板的左边用红色箭头标注出,活动中幼儿就很自如的根据箭头的方向(从左到右)按大小进行正逆排序,很好的解决了活动中的难点。数学来源于生活,最后也运用到生活中,所以在最后一个环节“理解运用,整理玩具店”时,让幼儿根据前期掌握的知识点,按大小排序来将区角架上的玩具按大小进行了整理,这一步既是检验前面部分的学习,又是提升总结,让幼儿理解消化后得以运用到生活中去,同时根据到不同水平的幼儿掌握情况,我还渗透了一组 4个物体的大小排序,幼儿也能通过观察操作整理好,活动中这个环节在幼儿掌握的不错,其实可以每组都投放一组4个的物体玩具让幼儿来进行按大小排序。让孩子们大胆探索,获得更多的新经验。
小班数学游戏教案及反思篇4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各种图形的特征。
2、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幼儿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按的准备:幼儿已经认识几种图形。
2、物质资料准备:奇妙箱,幼儿操作用的六种几何图形若干;各种图形卡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游戏:奇妙箱里找图形娃娃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奇妙的箱子。(出示奇妙箱),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了什么秘密啊?
1、老师念儿歌:奇妙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是什么?
拿出长方形,问:这是什么啊?为什么说她是长方形的啊?
问: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的?(引导幼儿讨论)
2、再念儿歌:奇妙口袋东西多,请某某小朋友来摸一摸。
当幼儿摸出图形后,要求说出图形名称和特征,并讲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物品?
游戏反复进行。
3、老师总结:奇妙箱里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和椭圆形。(一边说一边出示相应的物品)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正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而且四个角一样大,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也有四个角、四条边而且四个角一样大,对面的二条边一样长;梯形也有四条边,上下对面的二条边是平行边,旁边是两条斜边;圆形和椭圆形都是圆圆的没有角的,边摸上去是光滑的,只是椭圆形是扁的。
(二)拼画
老师:小朋友的本领真大,所以图形娃娃们想和我们做个游戏。盘子里放着许多图形宝宝,等一下请你们挑选自己喜欢的图形,在这些图形上添画几笔变成其他有趣的物品。也可以用几个图形拼成其他各种物品。让我来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变的东西和别人不一样。
(让幼儿大胆想象,在几何图形上添画成另一物品)
(三)数数、分类活动:
根据自己拼画的图形娃娃的数量、种类进行数数、分类活动。
1、请个别幼儿上来说说:你用什么图形宝宝来变的?变成了什么?
2、用园形的变了几样东西?谁变的最多?(把最多的展示)
3、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和椭圆形依次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今天的表现都很棒,让我们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看,然后,让爸爸妈妈带小朋友去寻找我们还不认识的其他图形,下次上课带回来给老师看,好吗?
活动反思:
寓教于乐,以游戏化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一直都是幼儿园所倡导的。针对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三个游戏,和小朋友们共同复习对四种图形的认识。孩子们的兴趣都较高,大多数孩子都能说出四种图形的名称和基本特征,也能按照老师的提示进行拼拼乐的游戏。因此,教学目标能顺利达到.现将自己在本次科学活动《我和图形宝宝做游戏》每个环节作一反思。
小班数学游戏教案及反思篇5知识领域:数学课(渗透艺术领域)活动对象:小班活动内容:和图形宝宝做游戏设计思路:
幼儿在生活中接触到许多他们感兴趣的物品,吃的、用的、玩的等等,在我班有几个孩子在课间也会谈论起自己喜欢的物品,会跟同伴、老师述说着特征。在《纲要》中提到"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一般来说,孩子所热衷的行为,往往是符合该年龄孩子发展水平的需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发展特点,他们能从生活和游戏中学习物品的形状,因此我根据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以游戏化的形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了解图形。并通过游戏"和图形宝宝跳舞"、"饼干师"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体验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辨认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并能说出图形的名称。
2、通过观察图形,找图形和送图形回家,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3、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动手操作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重点:
认识、辨认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活动难点:
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知。
活动准备:
彩色的图形宝宝卡片若干、多媒体教学课件、礼物盒、橡皮泥,三个用绳子拉成不同形状的舞台,三幅饼干坊的图,三个不同形状的盒子。
活动方法:
谈话法,多媒体演示法,幼儿操作法等相结合活动流程:
激发兴趣-谈话导入-引导认识图形-进行游戏-动手操作-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形式引出主题1、谈话激发幼儿的兴趣;师:小明友,昨天小白兔给我打电话说:"因为这两天一直刮大风,风把我的房子都给吹破了,你能帮我造一间新房子吗?"于是,老师就连夜给小白兔造了一间新房子。小朋友,你们看新房子漂亮吗?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提出问题;提问:(1)你们看,老师把房顶盖成什么形状的?
(2)三角形有几条边?(和幼儿一起伸出手点数)(3)你见过什么东西是这种形状?(鼓励幼儿大胆描述自己所见到的物品)3、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认识并说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提问相似问题。
二、进行游戏:和图形宝宝跳舞师:老师帮小白兔造了这么漂亮的房子,小白兔非常高兴,它还送给我很多礼物,你们想看看吗?
1、出示"盒子",引起幼儿兴趣师:你们看,礼物都在盒子里呢?谁想先拿一个看看。(指名幼儿来操作,通过摸一摸、猜一猜然后拿出图形宝宝)"哦,原来小白兔送给老师的是图形宝宝"。
2、和图形宝宝找舞台师:你们喜欢吗?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挂在脖子上,看看自己的是什么形状宝宝?(引导幼儿辨认自己的图形宝宝),我们把图形宝宝带到自己的舞台上吧!(师说儿歌,幼儿找到相应形状的舞台)3、和图形宝宝跳舞师:拿着小白兔送的礼物高兴吗?(高兴)我们一起和图形宝宝跳舞吧!(听音乐,师幼跳舞)三、做饼工师1、师:哎呀,跳舞跳得肚子都饿了,你们想吃东西吗?我们一起来做饼子吧。
介绍规则:圆形宝宝喜欢吃圆饼工就要到圆形加工厂,方形宝宝喜欢吃方形饼干就应到方形饼干加工厂,那三角形宝宝呢?(引导幼儿说出)。
2、幼儿用彩泥进行制用,师随机指导。(师帮助又困难的幼儿)3、师:小朋友今天真能干,做了这么多的饼干,我们把这些饼干放回它们自己的盒子里吧!(幼儿随音乐将饼干放回相应的盒子里)四、延伸活动我们和图形宝宝去找小白兔一起来分享这些饼干好吗?(师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执教者:迂苗苗2012年3月《和图形宝宝做游戏》教学活动反思新《纲要》明确阐述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幼儿辩认平面几何图形是小班数学教育中的难点。原因是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整个活动以游戏情节贯穿始终,使幼儿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满足。首先,漂亮的房子、小兔送来的图形宝宝吸引了幼儿;其次,和图形宝宝跳舞的游戏又使幼儿体验到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最后,"做饼干师"的游戏又使幼儿兴味盎然,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教案反思:
科学活动必须是孩子通过科学知识的摄取,将所学的知识与操作结合起来,通过自己的再次操作得出的结论,因此,我觉得引导发现法是幼儿科学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目标在于养成幼儿积极探索、积极思考的习惯,并使之学得主动、积极。在教学过程中,使幼儿认识活动的过程中伴有猜想、思考、期待,促使他们去寻找理由、证据。在积极的探索和发现中获得知识和相应能力的提高。
小班数学游戏教案及反思篇6活动目标:
1.将相同的物体接在一起,知道两边都可以接。
2.能观察、比较出相同的颜色、形状、大小。
3.愿意参加操作活动,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房子图片(3张),小动物图片(小兔子、小熊、小猫),幼儿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1.故事的方式,引出课题
森林里住着3只小动物他们非常的贪玩,每次一跑出去玩就不知道回家了。每次他们妈妈都是东找西找的,有好几次都急的哭了。可是这3只小动物啊,还是不知道改正这个错误。这件事情啊,被森林里面的智慧爷爷知道了非常气。于是,智慧爷爷就告诉这3只小动物,:“你们不听妈妈的话,每次出去玩都不知道回家,你们做错了事情,还不知道改正,那就要受到惩罚了。我已经把你们回家的路给没收了,每条路只留了前面几块砖,除非你们找出规律并且正确的把砖铺对了,才能再回到家里。”3个小动物一听,就嗷嗷大哭起来,这可怎么办啊。后悔自己没有听妈妈的话早点回家,他们呀就做在一起想啊想啊,想怎么把回家的路铺好,可是三个小动物伤透了脑筋也想不出来,一直在哭着,就想请你们来帮帮他们回到家,小朋友愿意帮忙吗?
评析:用故事导入的形式,设置问题,去帮小动物来铺路引起幼儿铺路的兴趣,为整个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2.启发幼儿观察小路,并发现其中的排列规律。
(1)出示接龙卡:小兔铺路用的砖头上有什么图形?每块砖上面图形的颜色一样吗?
(2)教师示范铺路,小兔铺的路是黄色和黄色手拉手,接下来该铺哪一块砖?为什么铺这块?
(3)教师小结:原来小兔铺的路是按照一样颜色和一样颜色手拉手的。
评析:这一环节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活动,通过教师的操作,让幼儿来发现其图形接龙的规律知道相同颜色的图形接在一起。
3.帮小熊铺路。
(1)小熊已经铺了几块砖,接下来不知道怎么铺了,我们一起来帮助它吧。。
(2)我们来看看这几块砖上有什么图形?这些图形一样大吗?他们是怎样的两个图形手拉手的?
评析: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满足幼儿在活动中产生的好奇心,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在活动中先让幼儿来观察图形的接龙规律,从而发现小图形和小图形手拉手,大图形和大图形手拉手的接龙规律,并让幼儿来接着往下铺。
4.幼儿操作,帮助小猫回家。
(1)还有小猫回家的路没有铺好,让我们快一点帮它来铺好。
(2)出示所有的接龙卡引导幼儿观察上面的图形。
先取一张接龙卡看看上面有什么图形,在其他接龙卡上找到和他一样的图形,把两个相同的图形接在一起。
评析:这一环节老师充分的放手,让幼儿自由的铺路,但是在放手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控制,如让幼儿找一找砖上面的图形,主要是为后面的接龙作好准备。
5.讲评。
小猫还没找到回家的路可着急了,谁愿意帮他铺好?你是怎么铺的,谁会接下去铺?为什么这样铺?后面不能拉手时可以怎么办?引导幼儿知道接龙卡后面接不下去时可以在前面接。
6.结束。
三个小动物的路都铺好了,他们说谢谢你们,请你们到他们家去玩,我们一起去吧
活动反思:
这个数学活动具有游戏性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游戏过程也很简单,孩子操作方便;同时礼物也是孩子非常感兴趣的东西,所以整个活动下来,孩子情绪高涨,动手动脑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在活动设计时,我还注意到了问题的分配方式,照顾到每位孩子,让他们都能回答到问题,以调动其积极性,增强自信心,满足孩子展现自我的需要。
上一篇:有趣的知识玩游戏教案大班
下一篇:有趣的知识玩游戏教案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