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数学语言聊天
在4岁以前,孩子是最喜欢模仿成人的,模仿爸爸妈妈的语言、表情、情绪等,可以有意识的加入数学语言,比如“我们2个一起吃饭”、“我吃1碗饭”、“我有2只手”等等,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在对应的场景对话,让孩子逐渐理解数字的意义,并学会用数字去思考。
孩子大一点后,可以升级数学对话的难度,比如孩子身高、体重是多少,怎么获得这些数据,孩子对自己的身体还是非常有兴趣的,也愿意去探索身体的奥秘,这个时候,自然就可以教孩子学会测量;再比如,让孩子给大家分食水果等等。
二、家务活中的数学
很多家长都会包办家中的家务活,事实上很多家务活,也是锻炼孩子数学的好机会,比如物品的摆放,涉及到空间思维启蒙;餐具摆放,涉及到数数以及计算;
做饭时候,需要统计家人的食量;洗衣服,需要根据衣物多少估算洗衣液的量等等,这些都是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让孩子参与进来,能让孩子更深刻的理解数学,提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益智玩具
都说玩物丧志,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益智玩具,对孩子的数学思维、智力开发,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常见的积木游戏,我国自秦传承的七巧板游戏、拼图玩具等等。
这些玩具都是帮助孩子锻炼数学思维、逻辑思维、想象力、创造力的好道具,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唯一要强调的是,难度一定要控制好,从简单的入手,过高的难度只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失去探索的兴趣,从而起到应有的效果。
四、数学绘本
市面上有很多数学绘本,对孩子的数学思维、建立数感,都有非常大的帮助,数萌在线的数学思维课上,也有自己设计的数学绘本,主要是因为数学绘本上的图画属于半抽象思维,能帮助孩子过渡到抽象思维,而且绘本中可爱的形象,也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唯一遗憾的是,在市场上购买的数学绘本,并没有很系统的和课程大纲结合在一起。
五、小游戏
玩游戏是最能激发孩子兴趣的,我们只需选择一些能与数学知识结合的游戏,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比如24点,锻炼孩子的计算能力;数独游戏,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象棋,锻炼逻辑思维等等。
如下:
1、碰球——交代游戏要求,如两数合起来是8。师:“我的一球碰几球”,幼:“你的1球碰7球”(拍手7下)。游戏速度逐渐加快。
2、两牌凑点——先抽上书一数字的纸一张,一幼儿显出一张小组此数字的牌,另一幼儿必须出能凑成此数的牌,否则xx。
3、猜纽扣(可用其他东西替代)——教师告诉幼儿纽扣总数后分别把纽扣放在两只手上,先看一只手中的纽扣数量,然后请幼儿猜一猜另一只手里有几粒纽扣。
4、凑数游戏——教师任意发出一种声音(或出示手指或跺脚等),如动物的叫声,幼儿随即附和,要求两人发出的声音次数(或手指数、跺脚数等)合起来是某一总数。该游戏也可让幼儿两两一对合作玩。
数学游戏相关:数学绘本
市面上有很多数学绘本,对孩子的数学思维、建立数感,都有非常大的帮助,数萌在线的数学思维课上,也有自己设计的数学绘本,主要是因为数学绘本上的图画属于半抽象思维,能帮助孩子过渡到抽象思维,而且绘本中可爱的形象,也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唯一遗憾的是,在市场上购买的数学绘本,并没有很系统的和课程大纲结合在一起。
国际象棋中的数学问题
摘自小学数学网
一个国际象棋盘,是一个8×8的64方格,欧拉曾研究过棋盘上马的跳跃问题,他证明了,存在一个马的跳跃路线,从一点出发,经过每一格一次且仅一次。最后又跳回到初始点。
上述的这样一个马步跳跃路线,称为棋盘上的马步哈密顿回路;如果不限制最后一步还要能跳回到始点,则称为马步哈密顿路。定义m,n是正整数,一个(m,n)马,是指在一个充分大的棋盘上一步可纵横跳m,n个格或n,m个格。于是,国际象棋的马是(1,2)马。下面给出一个定理,它刻画了(2,3)马和(1,2)马的本质区别。定理从8×8棋盘上任一点出发,均不存在(2,3)马的马步哈密顿路。证把8×8棋盘分成A,B两个区,分两种情形证明:
(1)若起始点在A区,存在(2,3)马的马步哈密顿路,由于从A区的任一方格经一步(2,3)马,它可以到A区的一格或B区的一格;而由B区的一格经一步(2,3)马只能跳到A区的一格,注意到A区的方格数和B区的方格数是同样多的,所以必须从A区到B区,再由B区至A区的交替跳跃,才可能不重复地跳遍A,B两区。另一方面,我们把棋盘依黑白两色染色,这样,从A区的白(黑)格,经一步(2,3)马,必到B区的黑(白)格,再从B区的黑(白)格经一步又回到A区的白(黑)格,如此下去,则只能跳过A区的白(黑)格和B区的黑(白)格,这和其存在(2,3)马的马步哈密顿路相矛盾。
(2)若起始点在B区,若存在着马步哈密顿回路,则(2,3)马不能交替地在B区与A去之间跳跃,否则归约到情形(1)的类似证明。于是,存在一步且仅有一步从区到区的跳跃,这是因为A区与B区的方格数相等,从B区的方格经一步(2,3)马必须跳到A区的缘故。考虑下面的3行,现考虑(2,3)马在P,Q,R之间的跳跃。若P,Q,R均尚未跳过。有以下情形:(i)(2,3)马首先跳到P点(首先跳到R的情形是类似的),由A,B区的构造,知必是A区跳到P点的。继而由(2,3)马从P至Q,Q至R.如果只不是最后一个未跳过的点。则下一步必须跳至A区的某一点。这样就出现了在A区之间的2次跳跃,因此R就是最后一个未跳过的点。当R是最后一个未跳过的点时,则考虑点S,T,U之间的(2,3)马的马步跳跃。当先跳到S或U时,由上述讨论可知,在S,T,U间会出现第2次从A区到A区的跳跃;当先跳到T时,由下述(ii)的推理知至少出现两次从A区到A区的跳跃。
(ii)(2,3)马首先跳到Q点,则(2,3)马从Q至P,P必至A区,经若干步又由A区跳到R点,至少出现2次从A区至A区的跳跃。(Q先至R后到P,讨论相同)
若从Q不跳到P或R点,它必跳到A区的某一点,则在以后的跳跃中,必然会出现一次从A区跳至P点,一次从A区跳至R点,同样会出现至少2次的从A区至A区的跳跃。总之,至少存在着2步从A区至A区的(2,3)马的跳跃,这与存在(2,3──马马步哈密顿路及A区,B区方格数相等相矛盾,定理证毕